- 气象站
- 医疗器械实验室一站式配套设备
- 马弗炉
- 除颤仪
- 核酸检测离心机
- 叠加振荡培养箱
- 叠加细胞振荡培养箱
- 水槽
- 便携式口罩效率测试仪(三合一)
- 232口罩防护效果测试仪(织物...
- GAG-M601口罩过滤效率测...
- 移动式核酸隔离箱
- 熔喷布原料灰分测定仪
- 熔喷布静电压测试仪
- 双层大容量全温度恒温摇床
- 口罩厂配套实验试验仪器
- 合成血液穿透测试仪
- 额温枪标定恒温槽
- 双层恒温摇床
- 水浴恒温振荡器
- 冷原子吸收测汞仪
- 血小板恒温振荡器保存箱
- 翻转式振荡器
- 大功率电动搅拌器
- 混合器
- 培养箱
- 振荡培养箱
- 雨量计系列
- 均质器
- 干燥箱系列
- 自动液相层析仪
- 匀浆机系列
- 采样器系列
- 仪器仪表汇总
- 县级卫生监督机构采购设备清单
- 电热板系列
- 复合气体检测仪
- 数字粉尘测定仪
- 有机气体挥发物检测仪
- 多功能快速消化器
- 智能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
CT检查危险性到底有多大?
研究人员表示,*近的两项研究结果为多层CT扫描增加癌症风险敲响了警钟。在**项研究中,佛罗里达和华盛顿医院的内科医生从1243名随机挑选的病人影像资料里评估了过去5年中平均每个病人所接受的辐射量。尽管CT扫描时*大的辐射源,其他射线来源还包括X线和乳腺钼靶摄片。在今年五月举办的急诊医学会年会上公布的研究结果令人不安:平均每个病人接受45mSv的射线量。(标准的胸部放射线释放0.02 mSv射线量)。12%的病人已经多遭受了两倍的射线量-100 mSv,甚至更多。该研究的**作者、奥兰多地区医疗中心**医务官Timothy Bullard说:“我们的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他们正在遭受大量有害射线,希望人们能适当应用这些技术。”
“适当”非常关键,尤其是去年十一月份发表在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上的回顾性文章表明全美已经施行的CT扫描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扫描是不必要的。文中指出,在美国每年有2000万成年人和多于100万儿童所遭受的辐射是没必要的。作者认为诸如患者大**和不需要的CT扫描等问题通过医患之间的沟通应能更好地解决。该综述的主要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放射学研究中心主任David Brenner认为,“重复CT扫描是荒谬可笑的,毫无根据。”一项综述表明,接受过CT扫描的病人中,30%的病人经历过三次扫描,7%的病人经历过五次或许更多,4%的病人经历过九次之多。这还要归罪于医生们日益增加的保护性医疗。Bullard说:“如果医生遗漏了某些现象,那他就是有过错的,这是医疗的基本原则。”他还指出,CT扫描不会立即出现有害副作用,“快速、无痛,让病人满意而归。”
准确的说,多少射线量才算多呢? CT扫描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广泛使用,而射线引发的癌症大约需要20年的发展阶段,CT扫描与癌症的长期研究仍在进行中。但是科学家已经预测出未来健康的隐患。研究人员发现原子弹爆炸后的25000名日本受害者他们所遭受的射线量等同于两次CT扫描量。基于这些研究,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(FDA)估计一个成年人一生中有可能从CT 扫描中获得的辐射而诱发癌症的几率是1:2000。更糟糕的是,儿童的危险性更高。
与成年人相比,儿童对射线更为敏感。不仅因为儿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,还因为他们的细胞分裂更快,他们的DNA更容易受到损害。一次CT扫描导致儿童发生致死性肿瘤的风险高达1/500。虽然**仪器能使儿童和幼儿的辐射剂量减少50%,但2001年发表在美国放射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显示,放射技术人员很少会进行这种调整。美国放射技师协会发言人 Michele Scoglietti说:“改变技术因素并不难,可能有些技术人员没有接受过调整设备的培训,不知道怎么使用,或是工作太忙,亦或只是懒惰而已。”
当医生**让Jen Houck六个月大的女儿做CT扫描时,这位年轻的妈妈不是担忧射线照射的危险,而是更加担心麻醉的风险(麻醉是用来让儿童在仪器扫描是保持安静)。从2006年到2007年间,她五岁的女儿已经做了两次CT扫描,每扫描一次间隔六个月复查。医生*初考虑发育异常,现在认为孩子是健康的。这位北卡罗莱纳州今年27岁的两个孩子的母亲说,她发现孩子的头比正常人要大些。 “我想去问问**次扫描后不久就做第三次扫描是否有必要",她表示,没有人提及低剂量扫描,她也不知道女儿应该接收多少辐射量。但她希望自己能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。
假如医生推荐你或你的孩子去做一次CT 扫描,你该询问哪些问题? Brenner建议的问题:CT扫描是必须的吗?能否使用诸如超声与核磁共振等无辐射的仪器来检查病人呢?有些时候CT扫描是**必要的,例如为了诊断严重的头部创伤或内脏损伤,为了诊断急腹症或者肿瘤。如果医生安排你去做一次CT扫描,你*好提前电话询问是否可以带一个闪存盘,这样你就可以拷贝CT扫描资料,避免以后多余的扫描,或许还会改变医生的想法。假如,你的孩子需要CT扫描,那么你应该请技术人员将机器设置调整为适于儿童的状态。
权威**解读:
江苏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、江苏省医学影像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滕皋军教授:美国的这份*新研究报告针对的是美国的现状,结论是基于美国的背景推断出来的,是面向美国医疗机构的学术性提示。因此,江苏乃至国内的公众不必为此紧张,应该科学客观地看待CT检查,盲目恐癌没有必要。
但是,需要强调的是应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,尤其是孕妇、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及对甲状腺、性腺等特殊部位做CT时要进行相应的防护,目前各医院对此类检查均有专门的保护措施。因此,科学合理运用CT诊疗**是非常**的,公众对此要有正确认识。